汽车产业链大爆发【汽车产业链上演“春季躁动” 主力资金加码涌入】
推荐文章
近日,汽车产业链上演“春季躁动”,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汽车芯片和汽车服务等密集上涨,机器人概念板块亦获拉升,主力资金加码涌入。
一些基金凭借布局汽车产业链在龙年强势“回血”,甚至超越AI主题基金。多位基金人士称,近期政策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望撬动万亿级别消费大市场,而汽车产业更是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汽车产业链走强
2月29日,汽车赛道再度反攻。截至2月29日收盘,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等汽车赛道和机器人概念板块一度上演“七连阳”,这些板块涨幅最高者接近20%。
汽车赛道成为龙年A股最“吸金”的板块之一,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一度超百亿元。具体来看,如果剔除掉2月28日的数据,此前的五个交易日累计有84.60亿元的主力资金加码新能源车,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合计“涌入”超20亿元;机器人概念板块同期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的金额达到36.40亿元,而汽车与机器人两个板块有着许多重叠的上市公司,共享产业链发展机会。
受益于标的大涨,多只基金凭借布局汽车产业链在龙年表现强势,甚至超过AI主题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自2月19日以来有3只基金因布局汽车赛道暂时领跑市场,其中包括鹏华碳中和主题、诺安多策略和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鹏华碳中和主题涨幅超过30%。根据去年四季度末的持仓,诺安多策略重仓汽车产业链个股的数量相对较少,而鹏华基金的两只产品均大面积重仓,且两者均由闫思倩管理。
信达澳亚基金认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新能源车更是助力中国汽车工业领跑全球的关键。相较发达国家,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此外,新能源车板块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调整,整体估值较低,低于近5年99%的时间,性价比凸显,值得关注。
“以旧换新”或撬动万亿消费
近日,相关部门对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详细部署,并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业内人士称,汽车、家电是“以旧换新”的主要受益者,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更新需求将进入集中释放期。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表示,预计后续将会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支撑全年汽车消费和设备更新,有利于汽车、机器人板块业绩增长。但基于当前经济还在持续复苏过程中,汽车消费即使有政策支持,能否兑现大的增长仍然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且目前行业整体竞争非常激烈,汽车板块上半年能否持续走强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
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预计2055年有望超过5亿辆,未来增长空间较大;2023年世界新能源车销量1428万辆,中国独占63.5%,预计2030年我国新能源车销售渗透率将达到60%,这意味着每卖出10辆车就有6辆是新能源车。
胡墨晗认为,我国汽车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市场已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更好激活市场。今年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撬动万亿级别的消费市场,未来新能源车将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在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看来,相较过去,当前国内汽车和家电等市场存量规模更大,更新需求将释放巨大空间,预计本轮以旧换新补贴额度将达到千亿元级别,撬动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元。
人工智能赋能汽车赛道升级
去年以来,政策层面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持续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收盘,龙年开市以来,新型工业化板块累计上涨近25%,其中包含不少汽车产业链个股。
姚旭升认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就是智能制造,汽车和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将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领域,是未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黑崎资本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兴文表示,汽车产业链近期的强势走高,与新型工业化和人工智能“同频共振”,是因为智能化将为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创新提供决定性的“养料”。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汽车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也将使汽车产品更加智能化。
在陈兴文看来,汽车和机器人行业都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拓展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例如,智能驾驶技术、电动车技术、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等应用将推动行业发展,并带动相关股票价格上涨。
不少投资者热议,一季度能否继续布局汽车和机器人概念股?今年上半年行情是否能创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新高?
胡墨晗认为,相对来说更看好机器人板块,基于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机器人板块明确受益,预计机器人板块弹性更大,大概率能够创去年四季度以来新高。不过,投资者当前布局汽车和机器人概念股,须警惕短期涨幅过高风险。
陈兴文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的汽车赛道行情有望突破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新高。汽车领域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功能不断升级,机器人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推动行业的高效能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