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铺>股票推荐>

天邦食品 【深度】超长猪周期大战见分晓,天邦食品主动暴雷申请重整

发布时间:第一铺

以正邦、傲农、天邦走向重整为标志,2021年以来的超长猪周期大战正在见分晓。

2024年3月18日晚,天邦食品公告称,鉴于公司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公司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

但和正邦、傲农被债权人申请重整不同,天邦食品是“主动暴雷”。而在此之前,天邦食品不断通过出售优质资产来应对资金压力试图自救。

但无论是三度出让核心资产史记生物回笼26亿多资金,还是将11亿定增资金用途变更为补充流动资金,对于天邦而言,这些资金只是杯水车薪,无力扭转其百亿到期债务压顶、长期卖多亏多的困境。

无力偿债,主动申请重整

天邦食品系江浙地区养猪大户,官网介绍,天邦食品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余姚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张邦辉和吴天星。创业之初,天邦食品主要从事特种水产饲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07年,天邦食品在深交所上市。2013年12月,天邦食品并购艾格菲实业中国资产,正式进入现代化与规模化养猪行业。2016年将生猪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增加了屠宰食品加工。其旗下拾分味道(临泉)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拾分味道)是亚洲单体最大、工艺和设备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屠宰加工厂。

天邦食品坦承,近三年生猪养殖业务市场价格较低且时有非洲猪瘟疫病扰动,公司主营业务存在大额亏损,偿债压力持续增加。

在此期间,公司主动采取措施,先后通过出售资产等多种方式补充现金流,但成效不够显著,公司短期偿债压力依然较大,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现金流压力持续增加。

据公开财报,2021年、2022年天邦食品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05.07亿元、95.71亿元。2021年、2022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4.62亿元、4.90亿元。

据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天邦食品归属净利润亏损额在26亿元—29 亿元之间,同比下滑631.70%—693.05%。

天邦食品称,业绩亏损进一步提高了天邦食品的资产负债率,恶化了其现金流状况。

截至2023年9月30日,天邦食品负债合计162亿元,资产负债率87.03%。在20家上市养猪企业中,天邦的资产负债率仅低于正邦科技的163%和傲农生物的 89%。远高于67%的行业平均值,更高于40%的安全水平线。

此外,进入2023年后,天邦食品的现金流处于持续净流出状态,债务压力持续加重,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天邦食品账面货币资金仅6.8亿元,但短期债务128.95亿元,占总负债比重达到79.6%,高于傲农生物的 72.4%。

资金吃紧成了压垮天邦的最后一根稻草。

天邦食品称,目前,公司已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综合考虑公司所处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深耕生猪养殖和食品业务多年,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精细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拥有市场份额、 市场声誉和品牌影响力,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和完整的产业布局,具备重整价值。

天邦食品还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做出了整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鼓励、支持符合条件且具有挽救价值的上市公司通过重整实现重生。鉴于此,公司拟主动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先行启动预重整程序,通过重整提升产能利用率,降低负债率,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公告,公司的重整及预重整申请事项尚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天邦食品拟定于接下来的4月8日召开的2024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来审议和通过。法院能否决定公司进行预重整、公司的重整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以及具体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

天邦食品表示,公司将加强与相关各方沟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可行的重整方案,提高后续重整工作的推进效率及重整可行性。

成本无优势、卖资产自救失败

2021年生猪养殖利好之际,天邦食品将战略聚焦于生猪产业链,并剥离了水产饲料及疫苗等业务。

但实际上,2021年生猪产能一跃达6.71亿头,不仅从2018年非洲猪瘟疫的影响中迅速恢复,且出现过剩,此后行业普遍陷入亏损境地。

天邦食品此时将战略聚焦在生猪产业链实际上已经为时已晚,在养殖行业的规模化竞争中,仅2年时间,天邦食品不仅在成本和规模上毫无优势,资金上也捉襟见肘,一再断臂求生。

2022年以来,天邦食品连续三次转让核心资产——史记生物股份,前两次转让产生投资收益合计26亿多,后一次转让标的价值1亿多,主要用以抵债。加之2024年初,天邦定增资金11亿也已暂时变更为补充流动资金。

这些资金入账,一定程度上解了天邦的燃眉之急,但对于其上百亿到期债务而言仅是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长期看来,生猪养殖进入存量阶段,低利润将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的常态。在此行业大前提之下,通过技术、规模手段,压降成本,获取利润就成为生猪企业充分竞争的手段。而在成本方面,天邦恰恰是没有优势的。

2023年,天邦食品生猪养殖平均水平为18元/公斤,无论在全行业中还是在上市猪企中,都处于明显偏高的水平。而天邦食品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扩张后,已经形成了700 万头的生猪养殖产能,结果是养的越多,亏得越多。

而目前,天邦的生猪出栏量仍在上升。2024年1-2 月,天邦销售商品猪110.27万头,销售收入10.82亿元,销售均价 13.72 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 40.31%、-6.90%、-3.25%。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告诉界面新闻,过于冒进的全产业链布局战略,对天邦食品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

据公开信息,天邦旗下拾分味道系亚洲单体最大的产能的生猪屠宰产,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年屠宰量可达500万头。2022年6月,该屠宰场一期正式投产。

2022年,拾分味道屠宰量为116.69万头,2023年,屠宰量也仅156万头。其产能利用率仅过30%,形成养殖和屠宰业务双双亏损的局面。 其中2022年屠宰业务亏损-2752万元,而根据业绩预告,2023年天邦屠宰业务仍旧是亏损。

超长猪周期大战正见分晓

以正邦、傲农、天邦走向重整为标志,2021年以来的超长猪周期大战正在见分晓。

目前,行业内正邦科技在经历了双胞胎集团的收购之后,目前已经完成重整。傲农生物在大北农虚晃一枪后,也正处于重整阶段,目前还未有具体进展。

不过和正邦、傲农被债权人申请重整不同,天邦食品的财务风险是“主动引爆”的。在公告中,天邦食品表示:“公司拟主动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先行启动预重整程序,通过重整提升产能利用率,降低负债率,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徐洪志分析称,天邦的主动暴雷,从短期看确实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市场供应压力,但从中长期看, 对生猪产业去产能的意义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最多只是让其名下的几百万头产能换个业主而已。

徐洪志称,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已经或即将进入重整的正邦、傲农、天邦外,目前20家上市猪企中,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的上市猪企还有京基智农、华统股份、新希望、金新农、新五丰等若干知名头部企业。

“尽管近期猪价有所回暖,但多数企业仍未实质性盈利,现金流持续紧张,出现下一个财务暴雷的头部企业并不是小概率事件”,徐洪志分析称,毕竟只有真正出清产能,生猪市场才能摆脱供需过剩的局面,猪周期才能迎来反转, 进入上行通道。

对于天邦的重整,徐洪志称,参考正邦科技和傲农生物的情况,无论天邦食品的结局如何,公司旗下的优质资产大概率还是可以在产业中存续下去,因为天邦食品确实具备较强的重整价值。

“在生猪养殖和屠宰等板块,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精细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其市场份额、市场声誉和品牌影响力都可圈可点,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和完整的产业布局”,徐洪志分析称,就目前而言,天邦的养殖成本过高的弊端通过降本增效也是可以有效克服的。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