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铺>手机炒股>

最大中式快餐进中国 全球最大中式快餐,年入200亿,却永不在中国开店!

发布时间:第一铺

近日,美国一著名美食家吐槽美国一知名美式中餐连锁品牌菜品不正宗、太难吃。

那区域餐饮品牌要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球,是否该坚持口味正宗?

这是每个做连锁餐企都面临的抉择。

而有一个中式快餐品牌,深耕美国30多年、在全球开了2000+门店、年入31亿美元(212亿人民币)、23000多名员工,它的发展经历或许能给予一些启示。

它叫熊猫餐厅(Panda Express),开遍了美国47个州,目前还以几乎每周三家新店速度扩张,远远超过本土快餐巨头汉堡王的开店速度!

那这个风靡全球的中式快餐巨头火爆的奥秘是什么呢?

1

第一家店差点关门

靠“讨好”顾客扭转

1947年,熊猫餐厅的创始人程正昌出生在江苏扬州的一个厨师世家。他的父亲程明才烧得一手很好的淮扬菜,还曾给蒋介石掌勺。

1973年,程正昌举家移民到美国加州的帕萨迪纳市。为了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养活一大家子人,程正昌和父亲商量再三,在当地开起了一家名叫“聚丰园”的中餐馆。

以前的中餐馆,赚的大部分还是中国人的钱,老外一般不去,但在国外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多数的中餐馆生意都不是很好。

对此,创始人程正昌的回答是:什么是“正宗”?卖得好就是正宗!卖不好就不正宗!在全球做快餐连锁,一定要本土化,不然只能等死!

本土化不能浮于表面,要从底层思维上做改变。就像我们学英语一样,如果还是按照中文的规则来,硬套英语单词,最终就是不伦不类的中式英语。

相较于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仅仅是把炸鸡放到米饭上,熊猫快餐的本土化更深入!

宫保鸡丁成中餐代表菜

3

靠“叛变”中餐

成就中餐界的麦当劳

程正昌在开第一家熊猫快餐,就立下豪言:“我们要做中餐馆的麦当劳!”

想要做中餐馆的麦当劳,“不正宗”的口味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解决两大问题:如何让美国人更好更快的接受中餐?如何快速的复制“成功”的店铺?

打开市场:“免费吃”让美国人爱上中餐

在80年代初期,美国人一般是不会吃中餐的,不吃不是因为不好吃,很大的原因是饮食文化的差异。

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都会抱以怀疑的态度,熊猫快餐想要打开市场,必须要让这些习惯了吃汉堡炸鸡的美国人了解接受米饭、炒菜。

因此程正昌做了两件事:

标准化让外国小哥都能炒中国菜

中餐想要做成快餐连锁,先天就有屏障。西餐的食谱讲究精确,做快餐连锁的标准化水到渠成;但中餐讲究的是厨师的“感觉”,全靠火候和技术,要让一百家店和一家店的味道一样好,至少需要一百位厨艺精湛的大厨,太难了!

熊猫快餐是如何做到的?

“熊猫餐厅”成了美国最早使用电脑管理的餐厅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中餐厅。

可别小瞧这套系统,有了它,不仅日常点餐更简单,而且不同分店之间还可以互相分享信息。甚至可以超前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调配菜品,预估当天的销售额和浪费量,并自动匹配订货需求。

有了这套系统,一个刚刚入职的实习生在两个月之内就可以独自打理一家门店!

可以说,这套系统是熊猫餐厅能够快速扩展的秘密武器,大数据辅助运营,要知道那可是20年前啊!

4

只做给外国人吃

永不在中国开店

全球疯狂扩张,却宣称永不在中国开店!

从1983年在美国加州开设第一家门店,经过30多年不断的努力,如今熊猫快餐在全球的门店数已经突破2000家,员工超过3万名。

但它就是不来中国,程正昌态度明确:“中国不需要熊猫快餐,那里的竞争也太过激烈,我们是做给外国人吃的。”

小 结

本土化、标准化、数据化...虽然熊猫餐厅已经将“中餐”叛变得面目全非。

有时候我们不要被惯性思维所局限,这世界没有“一定的正宗”,有时候转个身,换一个方向,便是海阔天空。

正如蒋佩琪所说,“我们不把自己局限在‘中式快餐’这个概念中,我们想要达到的是成功的快餐集团。麦当劳里不也有华人服务员么?”

什么是正宗?卖得好的才是正宗!

到底了